程纪念律师
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
13101202311576402
18055196136
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一号港汇恒隆广场一座36层
还在体制内的时候,我们办案组有个书记员,脑子活、腿脚勤,聪明、伶俐、效率高,更让人喜欢的是,她情商高,沟通能力一流。你说,谁不喜欢这样的同事?
后来我辞职了,没多久,她也辞了。
我来到了魔都,她去了另一个城市。
同进退的经历,让原本亲近的我们,在律师这个行业里,有更多共同话题,也惺惺相惜。
这3年,我只知道她非常努力,非常认真。至于她经历了哪些艰难,遇到了多难缠的客户或者其他,由于各自忙碌,我并不知晓。
前阵子有个案子在她的城市,想着跟她合作,才发现她又考回体制内,刚上班一周。
突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。到底律师行业的这几年经历了什么,让一定要出来的她,又考回了曾经拼了命都要逃离的体制内?分析下来,可能有以下原因。
01 青年律师生存艰难
疫情期间出来,经济几乎停滞,蛋糕变小,同时,律师行业这几年涌入大量新人,导致青年律师的生存每况愈下。
虽然不知道我们的书记员,作为律师新人到底经历了什么,但从我自身的经历和对身边年轻律师的观察看,生存非常艰难。
疫情期间自不待言。疫情之后,法律服务行业与经济高度正相关,客户要求极高,费用收不上来。年轻律师又因为经验不足,更加艰难。
她没有向我诉说过困难。但是由于在检察院工作几年,接触的都是刑事案件,所以她还是想办刑案,但是对她这样的新手律师,尤其看起来年轻漂亮的年轻律师,很难拿到刑事案源。
转行律师,就是希望自由自在地做想做的事情。如果不能,转行的意义就锐减。我猜,这可能是她又考回去的一个原因。
02 看清了市场的残酷
体制内是完全不用考虑市场的,也不需要担心没有案件,更不会担心社保、公积金和房租等。但这对刚入行的律师来说,却是必须面对的现实。
案子在哪里?费用怎么收?怎么才能让客户信任并满意?这都是体制内根本不用考虑的问题。
作为一个底线很高又负责的律师,尽管她每天满负荷地学习,做业务,但是与客户沟通的过程中,她都小心翼翼,哪怕是免费的法律咨询。她担心的不是费用,而是害怕因为自己的不专业或者经验不足而误导对方。
对职业的敬畏,对当事人利益的看重,是一个好律师必备的素质,但也是巨大的压力。
经济下行,竞争几乎白热化,不知道要熬多少年,才有资格挑选案件,才有能力对不合拍的客户说不。
我想,这可能是多数年轻律师面临的共同问题。
03 考试能力强
当她说已经回体制内上班的时候,我愣住了。
现在的公考不是很难吗?她怎么悄无声息地就上岸了?
现在看来,之所以当时决绝地辞职,说明她是有底气的——大不了再考回去。
确实有一些律师悄悄考公了。说明律师的学习和考试能力还是很可以的。
这又回到了一个律师能力的老问题上。法律人是终身学习的一个群体,不管想不想学,爱不爱学,都不得不跟着时代的节拍,对层出不穷的法律规定、司法解释、政策等都必须第一时间学习研究,并运用到自己的案件上。否则,就会闹笑话。但是,显然,律师是闹不起笑话的。
律师行业是一个深度市场化的行业,每一个律师都要经受市场的检验,尤其当前,如此艰难的情况下,每年都有数万新人加入,是什么吸引他们?
我想大概是自由、责任、情怀。
自由——说想说的话,做想做的事,这份自由对体制内的人有极大的吸引力。
责任——放弃了宏大叙事,专注于个案,只想把手头的每一个案子都做好,尽最大努力争取当事人利益最大化。这份责任和成功之后带来的成就感,非常有吸引力。
情怀——总要投身到自己的法治梦想里,躬身入局,在个案的交锋中,在一点一滴的抗争中,用自己的行动去推动法治的点滴进步,不管结果如何,至少努力过,也就无悔了。
我不知道,过个十年八年,她还会不会再出来。但不管怎样,有这样丰富的经历,有选择的勇气和能力,我都祝福她。